金口中国茶
进入中文版 ENGLISH
产品分类
联系我们

地址: 广东省广州国际茶叶交易中心(自编四栋)
联系人: 赖先生
手机: 13711365511
电话: +86.0755-28708049
传真: +86.0755-28708049
E-mail: 100301811@qq.com
QQ: 100301811
    QQ: 100301811   QQ: 729132163  

新闻动态

素雅如玉、温润清婉的青瓷

来源:金口选茶  发布时间: 累积浏览:人次
        青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瓷器,是在坯体上施以铁元素为呈色剂的釉经高温烧制后呈青色而得名。商代中期开始出现的原始青瓷,为我国最早的青瓷。到了东汉中晚期,真正意义的青瓷才烧制成功。我国历代所称的缥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冬青、粉青、豆青等瓷,都是指这种瓷。

古拙淳厚、气韵浑雄的原始青瓷 

        原始青瓷或原始瓷是指大约在商代中期出现的一种带青色釉的器物。它的烧成温度已达到1200摄氏度左右,比通常的陶器更坚实,但尚未达到真正瓷器的程度。出土的西周时期的原始青瓷的范围远远超过商代。到了春秋时期,原始青瓷的制作有了很大的进步,大多数器物由原来的泥条盘筑型跃进为轮制,而且器形更显规整,胎壁减薄,也较均匀。战国时期,原始青瓷更是普遍被使用。无论是日用器具,还是仿铜礼器,都是器形规整,釉色匀净,技术精湛,已接近真正成熟的瓷器。

 

青釉弦纹瓷尊

     商,高18厘米,口径19.65厘米,底径9.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侈口,方唇,深腹束腰,近底微鼓,圈足外撇。胎体坚硬,壁厚均匀,造型规整,简朴端正。内外施釉,釉层薄而匀,釉色青黄,施釉不及底。外壁划弦纹数道,口沿及腹下部印有细方格纹各一周,装饰素雅。

 

 原始青釉夔龙提梁
  直口斜肩,施青釉,扁圆腹,下有三兽首足。腹背有夔龙提梁,肩部一端贴兽首形流,流为浅孔,与器腹不通,纯作装饰,另一端贴饰一兽尾与之对应。圆形顶盖子口,半圆形钮,周围饰有两周“S”形纹。口沿至肩部划有重复的水波纹,其间以五道弦纹相隔。纹样繁而不乱,整体造型美观,工艺精巧,仿同形铜器,形象逼真。 
 真正成熟的青瓷于东汉晚期出现。这种青瓷首先发现于浙江上虞县小仙坛。东汉青瓷通体施釉,釉层明显加厚,有较强的光泽,透明度强,胎釉结合紧密而牢固。常见器形有碗、盏、盘、罐、钵、盆、洗、壶、钟、瓿等。装饰以弦纹、水波纹为主,也有贴印铺首等。到了三国时期青瓷胎质更坚硬,呈淡灰色,釉层更均匀,胎釉结合更密,纹饰更丰富。常见纹饰有弦纹、水波纹、铺首和耳面印叶脉纹、斜方格纹等。在器形方面,此时出现了如鸡头壶、虎子、羊形插座、蛙形水盂等。西晋虽然享祚不长,但青瓷发展却很迅速。表现在:瓷器质量明显提高,瓷胎比以前稍厚,器物造型稳重大方,偏于矮胖;胎色较深,釉层厚而均匀,普遍呈青灰色;装饰趋于繁复,常见纹饰有铺首、弦纹、斜方格纹、联珠纹或忍冬、飞禽走兽组成的花纹以及龙头、虎首、熊形、狮形装饰的器足。东晋中期以后,青瓷的生产趋于普及,瓷器的造型随之趋向简朴、装饰也大大减少。纹饰以弦纹为主。东晋晚期出现了莲瓣,并迅速盛行。   
 

 

 

青釉布纹双系罐

  东汉,高19.4厘米,上海博物馆藏。短口折唇,腹微鼓,平底。胎质细腻坚致,釉色青黄,釉层较薄。器外壁施釉不及底,且有泪流现象。肩腹处各贴有一圆形水系,肩部刻划水纹两周,腹壁饰布纹。布局工整合理,朴素大方。

 

青釉虎子

  三国吴,高15.7厘米,长20.9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虎子是六朝墓中常见的青瓷随葬品,其用途一说是水器,一说是溺器,以其形似伏虎而得名。此件虎子器,身驱肥大,中腰微束,前端上部有一斜直圆形口,后端圆平微凹。背上有一兽形提梁,昂首张嘴,圆目远视,四爪直立,似一只蹲伏欲跃的猛虎,姿态生动,形象逼真。器底贴跪卧兽足,腹两侧刻划飞翼纹。通体施青釉,滋润光亮,有细开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