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中国茶
进入中文版 ENGLISH
产品分类
联系我们

地址: 广东省广州国际茶叶交易中心(自编四栋)
联系人: 赖先生
手机: 13711365511
电话: +86.0755-28708049
传真: +86.0755-28708049
E-mail: 100301811@qq.com
QQ: 100301811
    QQ: 100301811   QQ: 729132163  

新闻动态

茶叶减产为人少 这个夏天茶叶悄悄走俏

来源:金口选茶  发布时间: 累积浏览:人次

  因持续冰雪及低温天气,四川省南江县高寒山区30%以上的富硒大叶茶茶树被冻死,茶叶采摘期被推迟半个月,茶叶产量减产约40%。

  当前正值南江县高寒山区茶叶的采摘期,但大量茶叶却因劳动力紧缺不能及时采摘加工,部分名贵茶叶在春日暖阳的照晒下长大,失去了价值。雇请不到劳动力的茶叶种植户不得不全家出动摘茶。

  4月16日,记者在南江县黑潭乡一带的茶叶基地看到,上至85岁高龄的老人、下至5岁的小孩都端着瓢盆盅碗在茶地抢摘茶叶。茶叶商贩将鲜茶叶价从40元/斤提高到60元/斤,并且每天6次到茶地里一两一两地抢购茶叶,但收购量仍然很少。

  巴中市委副秘书长、农办主任李善君称,作为全省富硒茶叶种植基地的巴中市有16万亩茶树、产值4.07亿元。因茶叶刚性需求的增加以及茶叶减产的实际情况,巴中市的茶叶价格今年将有所上涨,而提高机械化率、实施规模经营是缓解劳动力短缺、壮大茶叶产业的重要途径。

  采茶忙:中午茶地里泡方便面 ,老人小孩端起瓢碗盆钵采摘茶叶

  4月16日,在持续多日的阴雨天气后迎来了一个艳阳天,位于南江县黑潭乡南鹰村公路边1200亩的茶树园里一片繁忙的景象。一行行绿油油的茶树地里,三三两两的采茶农民有的端起瓢盆、有的手提竹篮正在忙着采摘茶叶。

  走近茶园一看,这些穿梭在茶树地里采摘茶叶的农民以老人居多。他们戴着老花镜,弯着腰一根一根地掐着寸长的细嫩芽口,虽然动作不那么灵敏,但都采摘得非常认真。

  85岁的何秀英是南鹰村1组村民,也是这个采茶队伍中年龄最大的采茶工。“1、2月份的低温冰雪天气把部分茶树冻死了,本该清明节采摘的茶叶推迟了半个月。现在气温升高,茶叶每天都要采摘,如果错过几个小时,芽孢就会长散长大,没有用了。”一手端着一个大铝钵、一手忙着采摘茶叶的何秀英称,他们早上6点起床到茶园,一直干到晚上黑了才回家。为抢时间,中午就在茶地里泡方便面吃。

  4月16日天刚亮,南鹰村1组73岁的谭守建和老伴就来到茶园里采茶。戴着老花镜和草帽的谭守建称,这片富硒大叶茶栽植于1974年,集体下户后,他分得了半亩茶园,眼看就将错过采茶季节,再不抢采茶叶,茶树就白栽了。“采茶是一个下细活儿,一天只能采摘3斤鲜茶。而4斤鲜茶叶才能制作一斤成品茶叶。”谭守建说,采一天茶,两个膀子和腰杆疼痛不已,但他们天天都在坚持。

  当天中午,记者在该茶园看到,50多名采茶农民都蹲在茶地里吃方便面或早上出门时带上的冷饭。“时间就是钱,耽误1个小时就少收入20元钱,我们在抢时间。”南鹰村1组村民王福升称。60岁的习全德是南鹰村1组村民,尽管离家仅有5分钟路程,但习全德却舍不得去来的10多分钟时间,中午1点,他也是蹲在茶地里泡方便面吃。“最好的茶叶就是刚长出的芽孢口,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扁茶。现在气温很高,芽孢口随时都在长,要是采摘不及时就没用了。”

  人力缺:邻乡遍寻采茶工,工钱已涨至80元/天

  在海拔1200米的黑潭乡元顶村一片茶树地,采茶工除了老人外,还有不少学生和小孩。“我家7口人种植了7亩茶,3个儿子都出去打工了,找不到劳动力采茶。”50岁的杨静德称,除了他和妻子,他还把3个周末放假回家的孙女、孙子叫到茶园帮忙采茶,最小的孙子只有5岁。

  “采茶虽然不苦,但要一根根地掐芽口子,这活路比较麻烦。黑潭乡家家种茶,根本找不到劳动力,我们今天在正直镇雇请了2个劳力采茶,都是50岁以上的老人。”杨静德说,他准备在4月17日、18日左右托亲戚在南江县的红光乡找8个人来采茶。“采茶工都要在我们家里吃住10多天,直到采完后才回家。”杨静德说。

  “农村劳动力全部出去打工了,根本找不到人。以前雇请采茶工,按采摘一斤鲜茶叶支付18元的价格算工价,今年采摘一斤鲜茶叶得支付25元的工价。”杨静德称,以前雇请采茶工包吃住每天支付50元工钱,现在则涨到了80元。

  找不到采茶工,元顶村的茶农们就在巴中市范围内找人、四处托亲戚采茶。实在找不到采茶工,茶农则将茶叶赠送给他人采摘。“朱得祥家有1亩茶树,只是他一个人在家。没有劳力采茶,他说可惜这些茶叶了,就叫我采了去卖,我也没有劳动力,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富硒茶芽长成没有价值的大叶子。”元顶村小教师陈果说。

  “没有劳动力采摘,很多茶树就成了一株风景树,茶叶没用了,眼看着银子化成水,很心痛。”据元顶村支部书记魏志金统计,全村栽有茶树7000多亩,但426户1240名村民中就有700人外出打工,除了200名在校学生,在家的劳动力也就300多人,而且全是50岁以上的老人。

  茶叶少:茶树受冻产量减少,茶厂退订单

  在海拔1300米高的国营元顶子茶场,记者看到大片茶树的茶叶已成蕉叶,枝干已干枯。南江县茶叶办主任、元顶子茶场场长李清告诉记者,海拔越高云雾越多,茶叶的水分就越多、芽孢口就越状,茶叶的质量也就越好。但曾经获得多个奖项且已取得QS认证的元顶子茶叶却遭遇了50年难遇的冰雪低温天气。

  “元顶子茶场栽植茶树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间,目前栽种面积达2500亩。”李清说,从1月中旬到3月25日,连续3个月的冰冻大雪以及低温天气将高寒山区的不少茶树冻死,茶场受灾面积达90%以上。

  “正常情况下1亩茶园可产30公斤茶,但现在可能只有正常产量的40%左右。”李清称,大量劳动力外出导致部分茶树管理跟不上,这也是茶叶减产的原因之一。

  茶树受灾减产、难寻采摘劳动力,导致茶叶加工企业难以维系。4月16日,记者在位于南鹰村公路边的“四川省光雾山茗兰茶业有限公司南鹰茶厂”看到,冷冷清清的茶厂里只有3名工人在加工鲜茶叶。

  “正常情况下,我们每年都要收6000斤茶叶,今年产量低,只能收3000斤左右,我们已退掉了一半的订单。”南鹰茶厂厂长刘晓平说,往年这个时候,厂里要请6个工人制茶,但今年只有3个人在制茶。为了加工更多的茶叶,他们将鲜扁茶叶从去年40元/斤提高到60元/斤,并且还雇请了5名商贩到南江县各地收鲜茶叶。“收1斤茶叶给他们5—10元的回扣,这是以往没有的事情,可即使这样,每天送到加工厂的茶叶也只有30斤左右。”

  在元顶村专业技术人员周军的茶叶加工基地,记者看到,不时有人将从茶园里收购的鲜茶叶送到他们的加工房,但大都只有3—5斤。“漫山遍野都是茶叶,就是没有劳力采摘,采不回来呀。”周军说,因劳动力外出,现在是在家的男女老少全部出动采摘茶叶,可采摘下来的茶叶量实在是太少了。

  茶叶加工房无茶叶可加工,茶叶贩子直接到采摘地抢购茶叶。4月16日下午6时许,记者在南江县南鹰村茶叶基地看到,公路边停满了收购茶叶的摩托车、手扶拖拉机以及面的车。10多名收购茶叶的商贩来来往往在茶地里穿梭,抢购刚采摘下来的鲜茶叶。

  “一天要在茶园里钻6、7次,采茶工只要采够一两鲜茶叶我们就立马购走,等半个小时又来收购。”提着称、背着背篼的茶叶商贩周宁称,受今年灾情的影响,高品质茶叶稀少。“芽口瘦弱、不肥大!”

  “去年的扁茶叶是40元/斤,现在涨到60元/斤,产量太少了。”周宁此说。

  4月18日,记者走访了巴中市多家茶行,其负责人均称今年春茶涨幅高达100%。“元顶子茶以前卖400元/斤,现在涨到了800元/斤。”“巴山名茶”负责人王川铭称,估计茶叶价格还会上涨。

  专家说:做大做强茶叶产业,提高科技含量是关键

  4月18日,巴中市委副秘书长、农办主任李善君说,巴中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共有175万劳动力,今年一季度就有107万劳动力外出务工,比去年同期增加2万人,其中在省外务工的劳动力达90万人。务工收入是我市当前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但也会造成我市本地诸如茶叶、农业等传统种植业的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现象。

  “巴中市是全省富硒茶叶的生产基地,全市有16万亩茶园,年产值达4.07亿元,茶叶产业已成为我市的一大支柱产业。”李善君说,茶叶刚性需求增加以及受茶叶产量的减少的影响,今年茶叶价格有所上涨。

  “茶叶种植是一个季节性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大量青壮劳力的外出,会带来茶叶生产劳动力短缺。”李善君认为,这种劳动力短缺是相对的季节性短缺,不是绝对性的短缺,对茶叶生产影响不大。“茶叶采摘是轻度手工劳动,这一产业吸引了劳力相对较弱的老人参加,从一个层面来说,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巴中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党校副校长王国旗说,我市大量劳动力外出是本地经济薄弱的体现。“这一现象只能在短期暂时出现,长期出现这种现象则表明当地经济发展滞缓。”

  李善君认为,今年茶叶种植业劳动力相对短缺的现象也需要茶叶种植户进行更多的思考。“茶叶产业要规模发展,培育茶叶龙头企业、建立茶叶大品牌,占领大市场,要从传统的茶叶生产方式转变为现代茶叶生产方式,因地制宜提高茶叶科技转化率,推进茶叶生产机械化作业,尽量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